快速导航

消防安全知识篇

首页 / 安全教育 / 消防安全知识篇 / 正文

怎样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14 浏览:

     (一)熟练使用灭火器
    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头拔下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捏紧压把,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灭火。
(二)使用消火栓
    打开消防栓箱,按下手动报警按钮;连接好水枪和水带;拉出消防水带;开启消火栓阀门,进行灭火。
如何扑救初起火灾?
    单位通过建立“一套预案、两支力量”,提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一套预案,即制定一套完善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机构、疏散组织程序、扑救火灾措施,将处置初起火灾的职责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第一灭火力量指失火现场单位员工在第一时间自发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一般应于发现火灾后1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指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灭火力量;一般应于发现火灾后3分钟形成。
重点单位员工三懂三会
    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如何组织疏散逃生?
    通过强化“三个到位”,提升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一是疏散逃生演练到位。(单位每年组织2次全员性的疏散逃生演练,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疏散演练,使全体员工都能牢记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职责,牢记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重要部位的位置,牢记疏散程序和方法。)
    二是疏散设施标识到位。(除按要求配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外,还按照“六个一”标准,在大堂入口处醒目位置悬挂一块单位总平面图,每个楼层电梯厅张贴一块楼层疏散示意图,每个安全出口张贴一块提示标牌,每个房间配备一个携带式应急手电、一具火场逃生面罩、房门后面张贴一幅房间疏散示意图。)
    三是疏散逃生提示到位。(凡进入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时,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主动向来宾提示最近的安全出口位置、最佳的疏散逃生路线、最便捷的逃生方式和最近的疏散逃生器材,以便于来宾尽快熟悉环境。消防宣传折页会再次向来宾介绍所处位置的逃生方法和必要的逃生技巧。)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消防工作贯彻“消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三、什么是“防火墙”工程?
    为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确保全国火灾形式稳定,公安部决定从2010年至2012年,在全国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
    四、什么是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社会单位要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简称“四个能力”。